当前位置:首页 > 景点 > 正文

黑龙潭

黑龙潭位于密云区西部的石城镇,紧邻密云水库,距离密云城区约28公里。景区处于云蒙山段的峡谷中,全长4.5公里,犹如一条玉带,而三瀑十八潭仿佛珍珠,镶嵌其中。

黑龙潭  第1张

在传说中,黑龙潭中居住着一条通体玄如墨色的真龙,当年他顽劣成性,闯下大祸,被玉帝化为黑鲤贬下凡间。后生死之际被一位书生所救,放生在黑龙潭。从此,他便栖身在黑龙潭,造福百姓。

其中,头潭是景区“三瀑十八潭”的起点,亦称放生潭。当年,书生就是在此处将黑鲤放生。悬于头潭之上的瀑布,因蒙蒙水雾经过阳光照射,常有绚丽的彩虹悬于瀑布前,故得名长虹瀑。

黑龙潭  第2张

观赏完头潭后,大约步行200米之后,就可以看到镜潭。镜潭呈圆形,水面平如明镜,潭水上方架有一座朱桥,桥身与潭水相映成辉,人走在桥上,临水照“镜”,人影、水中倒影交相呼应。

沉潭与悬潭位于镜潭上游,一下一上,相互呼应。沉潭居下,由半壁岩石、半壁河滩构成,沉潭最为特别的是水位总会保持一个固定值,当水位超过固定值时,水就会渗入地下,汇入下游,因此得名沉潭。悬潭潭面似一弯明月,悬于沉潭上方,因此得名。两潭相距约5米,水流由悬入沉,声响玲珑、不绝于耳。

黑龙潭  第3张

再往里走,是景区结合地形地貌打造的河溪探险拓展体验项目,全长207.2米,分为两条路线,共27个关卡。不同线路所呈现的挑战性和趣味性不尽相同,绝对是游客来到黑龙潭不可错过的体验项目。游客可以在挑战过程中从别样的角度欣赏河溪景色,完成项目后,可以直达通天瀑。

通天瀑为景区最具特色的瀑布,瀑布落差约36米,犹如通天而来,烟霭升腾,弥漫山谷。落雁潭位于通天瀑下方,由瀑布冲击而成。此处地势较为开阔,山峰怀抱、山清水秀、山花野草茂盛,每逢初春或冬近时,时常有大雁到此栖身落脚。

经过落雁潭北侧的迷人洞就可以到达平沙潭,潭中细沙漫底,潭水从5米外的斜石上,缓缓流入宛若水晶的浅潭中,微风吹过,层层涟漪。此处利用峡谷中的潭、溪、石、木进行立体彩绘创作而成,创造了一个奇幻的“森林动物世界”,仿佛山谷中的动物正在召开一场趣味盎然的舞会。

黑龙潭  第4张

到达平沙潭后,走过一段静谧的山路,就可以到达龙门。曲潭就位于龙门崖壁的根部,形如其名,三弯九曲。曲潭上游不远处就是滴水潭,溪水流入山岩石隙,由从石缝中的流水成潭,故名滴水潭。而滴水潭上游则是苇潭,因潭口边长着茂密的芦苇而得名。

三叠潭位于苇潭上游,顾名思义,是由三个潭顺连而成,总长约50米。三潭错落,依次为碧纱潭、虹晕潭、青黛潭。三个潭的名字取自为道家七宝中的朱砂、美玉、球璨的颜色——红、绿、青,意为“龙戏三宝”。

黑龙潭  第5张

龙戏潭与珍珠串、龙卷身为一体,水从百米长的陡壁上翻卷而下,飞瀑凌空,其声如雷,烟雾弥漫。水击打在峭壁上卷起朵朵水花,犹如银龙翻身,嬉戏山间。

沿路而上,可以看到形如矩状的无底潭形如矩状,潭边岩石犹如刀削,仿佛经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般,潭水碧绿,深不可测。

黑龙潭  第6张

龙涎潭位于无底潭上方,与真潭相连,仿佛龙口中衔住的潭,而衔与涎同音,故名龙涎潭。古时候有价值千金,非帝王诸侯不得用的龙涎香,故龙涎潭也有名贵珍奇之意。真潭意为“有真龙居住的潭”,是黑龙潭中最为独特的潭,潭口半掩于峭壁之间,潭水呈墨绿色,景色为十八潭之冠,且深度为北京之最。真潭上方狭缝深处藏有春花潭、秋月潭,两潭名称取自南宋赵善括的半阙《水调歌头》:处处山明水秀,岁岁春花秋月,何必美南州。两潭掩映于峭壁之间,若隐若现,犹如美人遮面,含羞带怯。

盘龙瀑由春花潭、秋月潭汇流而成,瀑高约22米,虬曲盘旋而下,形似盘龙。取名自唐代李峤的“巧作盘龙势,长迎飞燕游。”因盘龙瀑水入真潭,在此处亦指黑龙居所。

黑龙潭  第7张

黑龙庙位于真潭上方,坐北朝南,建筑规制为单檐硬山顶,面阔三间,进深一间,始建于明朝隆庆、万历年间,由蓟镇总兵戚继光开始修建,庙中供奉黑龙化身像,化身像左侧为龙子,右侧为龙女,东面供奉风婆、电母,西面供奉雨神、雷神。

相传,黑鲤被书生放生后,发愿要找到书生报救命之恩,于是夜晚入梦引导书生前往黑龙潭,助其找到福地,金榜题名。历经磨难,书生终找到福地并高中榜首,后书生便在福地之上修建黑龙庙,在庙中供奉黑龙化身像,每逢初一、十五皆要来参拜。后书生积德行善,造福百姓,被玉帝升为天官。黑龙庙的传说代代相传,许多官员朝臣都来此祈求风雨以时,灾疠不起。也有很多考生不远万里来此以求金榜题名。

抗日战争时期,当地居民曾隐匿多位八路军伤员在此养伤,被日军发现后于1940年将原址烧毁,现存的黑龙庙是2000年由社会人士集资,在原址上复建而成的。而且,特修建了金榜阁为方便广大学子祈愿。

黑龙潭  第8张

夏天,黑龙潭绝对是消暑纳凉的好去处,而冬天,黑龙潭美轮美奂的冰瀑也是绝不能错过的盛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