崆山白云洞碑廊
2025.11.24 04:18:58 1 0
嘿,我是临城土生土长的老居民了。这些年看着崆山白云洞从本地人茶余饭后的闲谈,变成如今声名在外的“地下岩溶艺术馆”,心里总有些说不清的感慨。人人都知道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,却很少有人愿意在洞口那排青砖灰瓦的碑廊前多停留片刻。其实啊,那里藏着比洞穴更耐人寻味的故事。
碑石上的时光褶皱
第一次站在碑廊前,是二十年前的黄昏。夕阳把青石染成暖金色,那些深深浅浅的刻字...
嘿,我是临城土生土长的老居民了。这些年看着崆山白云洞从本地人茶余饭后的闲谈,变成如今声名在外的“地下岩溶艺术馆”,心里总有些说不清的感慨。人人都知道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,却很少有人愿意在洞口那排青砖灰瓦的碑廊前多停留片刻。其实啊,那里藏着比洞穴更耐人寻味的故事。
碑石上的时光褶皱

第一次站在碑廊前,是二十年前的黄昏。夕阳把青石染成暖金色,那些深深浅浅的刻字突然活了过来。明代万历年的捐资碑记录着乡绅集资修路的善举,清代嘉庆年的诗碑吟咏着“洞门深锁白云封”的意境,民国时期的功德碑镌刻着战乱中护洞人的姓名。

最触动我的,是角落里那块残缺的界碑。风雨磨平了半面字迹,剩下“崆山界”三个字倔强地立着。守廊的老人说,这是证明白云洞归属最古老的物证。他用手轻轻抚过碑面凹陷的瞬间,仿佛在触摸时光的皱纹。
刻刀下的温度
很多人匆匆拍张照就走了,根本不会注意到这些碑刻的笔触。颜体的敦厚、柳体的清劲、隶书的古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已无下一篇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