鲲乐湾
2025.11.21 15:41:00 1 0
鲲乐湾:被时间遗忘的咸味梦境
每当外地朋友让我推荐一处「真正值得去」的地方,我总会犹豫一会儿。那些名声在外的景点固然不错,但如果你问我私心最爱,我会带你往城市边缘再开二十公里,去那个连导航信号都偶尔会迟疑的地方——鲲乐湾。
很多人第一眼会失望。这里没有洁白的人造沙滩,没有五彩斑斓的遮阳伞阵列,甚至没有几家像样的纪念品商店。咸腥的海风扑面而来,带着最原始的、未经调味的粗粝感。但你知道吗?正是这份粗粝,保护了它未被驯服的灵魂。
那片会呼吸的海
鲲乐湾的海是不同的。它不像度假区里被圈养得温顺无比的海水,这里的潮汐有自己的脾气。我一直觉得,这里的海水是有生命的,它在呼吸。
清晨,当第一缕光穿过晨雾,海面像一片巨大的、缓慢起伏的银色胸脯。退潮时,那片延伸近一公里的黑色礁石群裸露出来,上面布满岁月的痕迹——藤壶、牡蛎紧紧吸附,小螃蟹在石缝间横冲直撞,形成一个微缩的王国。这时最适合卷起裤管,踩着湿滑的礁石去「赶海」。你的收获可能微不足道,几个蛤蜊,几只小蟹,但那种与大地丰饶直接对话的喜悦,是任何海鲜市场都无法给予的。
我认识一位住在岸边的老陈,他能在礁石上坐一整天。“看海不是用眼睛,”他说,“得用这里。”他指了指胸口。潮水涨落,在他眼里是海的一次次深呼吸。这份与自然同步的节奏感,是鲲乐湾最奢侈的馈赠。
灯塔下的时间褶皱

海湾东侧的山崖上,立着一座早已退役的白色灯塔。油漆剥落,铁质旋梯生锈,但它依然是整个海湾的精神坐标。攀登的过程有些费力,但当你喘着气站在它身旁,会瞬间明白一切值得。
从这里俯瞰,鲲乐湾呈现出一个完美的弧度,像大地温柔拥抱海洋的臂弯。很多人忽略了黄昏与夜晚交接的那半小时,那是鲲乐湾一天中最魔幻的时刻。夕阳把海面熔成流动的金子,而归港的渔船则划开这道金光,拖出长长的、深蓝色的波纹。当最后一丝光隐没,灯塔虽不再亮起,星空却无比璀璨地登场。没有光污染的夜空,银河清晰得近乎奢侈。
我常想,这座灯塔仿佛一个时间的褶皱。它不再履行指引航船的现代职能,却成了所有到访者心灵的指引,提醒我们在这个狂奔的时代,偶尔也需要停下来,看看来时路,望望头顶的星空。
渔火与人间烟火
鲲乐湾的活力,不仅在自然,更在人间。下午三四点,那个小小的、由几条水泥墩子搭成的临时渔市开始躁动。这不是为游客准备的表演,而是渔民们几十年如一日的交易场。刚从海里捞上来的鱼在桶里扑腾,带着水花的梭子蟹被麻利地捆扎,空气里是直截了当的鲜甜。

你可以买上几条鱼,拿到旁边大排档直接加工。清蒸,只需一点姜丝和酱油,入口的瞬间,你会尝到「鲜」字的全部含义。这味道有穿透力,能让你记很久。坐在塑料凳上,听着耳边嘈杂的当地方言,看着渔民们被海风雕刻的脸庞,你会感觉自己也短暂地成为了这里的一部分,而不仅仅是一个旁观者。
写给大海的情书
海湾的沙滩上,散落着一些奇形怪状的漂流木和石块。不知从何时起,一些有心人开始用它们进行创作——不是刻下“到此一游”,而是将它们拼成短暂的装置艺术,像一封封写给大海的情书。有时是一只展翅的海鸟,有时是一个抽象的符号。它们不署名,也注定会被下一次潮水带走。
这成了鲲乐湾最动人的地方——它的美,在于不执着于永恒。一切都处于流动和变化之中,今天的沙滩可能明天就被潮水重塑,今天的艺术作品明天就归于大海。它教会我们欣赏当下,拥抱无常。
所以,来鲲乐湾吧。但请别抱着「征服」一个景点的野心。带上一本读了一半的书,一双适合行走的鞋,和一颗愿意慢下来的心。在这里,你可以发呆,可以赤脚走在微凉的沙滩上,可以对着海浪声思考,也可以什么都不想。
鲲乐湾不会给你惊心动魄的风景明信片,但它会给你一个咸味的梦,一个能安放疲惫灵魂的角落。当你离开时,裤脚上或许还沾着这里的沙粒,那是它与你定下的、他日再相逢的隐秘约定。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