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惠寺华塔
2025.11.17 23:02:08 18 0
说起正定的古塔,隆兴寺的摩尼殿固然雍容,临济寺的澄灵塔也足够清秀,但在我心里,最勾魂摄魄的,还是那座藏在巷陌深处的广惠寺华塔。它不像其他古塔那样正襟危坐,反倒像一位从古老传说里走出的神女,披着一身繁复的浮雕,在北方辽阔的晴空下,静静绽放了千年。
一座会“开花”的砖塔
很多人第一眼看到华塔,都会愣一下。它下半部是端庄的八角楼阁,青砖素面,走得是唐风宋骨的稳重路子。可视线向上移,到了上层,画风陡然一变——那一层层怒放的海棠花瓣般的壁塑,密密麻麻,层层叠叠,仿佛塔身突然挣脱了束缚,向上天迸发出一场盛大的、无声的歌舞。力士、狮象、佛陀、菩萨……无数浮雕嵌在花瓣间,像是被时光凝固的乐音。
我总觉得,这塔是有呼吸的。清晨,朝阳为它镀上金边,那些浮雕的阴影被拉得老长,整座塔像是刚刚苏醒,慵懒而华贵。黄昏时分,夕光渐沉,塔身染上赭色,又透出一种阅尽沧桑的寂寥。它不像一座建筑,更像一个活着的、沉思着的古老灵魂。
被遗忘在时光里的惊世之美

说来惭愧,这般惊世之作,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却像个被遗忘了的大家闺秀,寂寞地守在古城一隅。梁思成先生当年发现它时,曾惊叹为“海内孤例”,那份激动的心情,从他的考察手稿里都能读出来。可即便是现在,旅游团的大巴也多半呼啸着奔向更知名的景点,留给华塔的,常常只有些零散的、真正懂行的访客。
这倒也好,反而成全了它与有缘人之间那份私密的对话。你很难在别的古建前,像在这里一样,获得如此奢侈的宁静。没有喧嚣,没有催促,你可以绕着塔基慢慢走,用手指(当然,并不真的触摸)隔空描摹那些斑驳的纹样,感受砖石在阳光下微热的温度,想象着千年前的匠人是怀着怎样的虔诚,一刀一凿地赋予了这堆泥土以永恒的生命。
在古塔下,与一段旧时光相遇

来看华塔,最好选个非周末的下午。从正定古城南门进来,沿着燕赵南路慢慢走,拐几个弯,当那片红墙映入眼帘时,心会先静下来。广惠寺的院落不大,甚至有些简朴,这反而让华塔的出场更具戏剧性——推开山门,它便毫无预兆地、完整地矗立在你面前,那种视觉与心灵的冲击力,是任何照片都无法给予的。
我个人最爱的时刻,是日头西斜时。坐在塔下的石阶上,看归巢的鸟儿绕着塔尖盘旋。塔铃偶尔被风拂动,发出清越的、古旧的声响,那声音不像是传入耳朵,倒像是直接敲在心上的。这一刻,你会真切地感觉到,自己触摸到了一段活着的“时间”。我们平日里被各种琐事填满的焦虑,在这里,会被这座千年古塔的沉静悄然抚平。它什么都不说,却让你觉得,一切都没什么大不了。
不只是看塔,更是读一座城的记忆
所以,来正定,别只是把华塔当作行程里一个打卡的点。它值得你为它多停留一会儿,值得你放下相机,用眼睛和心去细细品读。这座塔,其实是读懂正定这座“古建艺术宝库”的一把钥匙。它告诉你,真正的瑰宝,往往不事张扬,它就在那里,等着那些愿意慢下来、用心去看的人。
当你离开时,回望一眼那花影重叠的塔影,它会印在你的记忆里,很久都不会散去。那不只是对一座奇特建筑的记忆,更是在浮躁世界里,与一段沉静、丰饶的旧时光深深共鸣的回响。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