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虎石海上公园
2025.11.19 09:16:31 2 0
老虎石,不只是看海的地方
作为土生土长的海边人,我常常觉得游客们错过了老虎石海上公园最珍贵的部分。他们来了,拍了照,踩了水,走了。带走的只是海风的咸味和手机里的几张标准游客照。而我,更喜欢在黄昏时分来到这里,看夕阳把那些巨大的礁石染成琥珀色。
那些石头会呼吸
老虎石得名于几块形似卧虎的巨岩。但很多人只是远远看一眼,感叹一句“真像老虎”,就匆匆离开。我更喜欢走近它们,触摸那些被海风侵蚀了千百年的纹理。
你看那块最大的“虎头石”,表面布满深浅不一的沟壑,像极了老虎额头的王字纹。潮水退去时,石缝里会留下小小的水洼,里面有惊慌失措的小螃蟹,有紧紧吸附在岩石上的海螺。这些微小的生命在游客的喧嚣中安静地生存着,构成了老虎石最生动的细节。
我总爱蹲在礁石边,观察潮水如何一寸寸地改变着海岸线。涨潮时,海浪猛烈地撞击着岩石,溅起的白色泡沫瞬间吞没了那些小水洼;退潮后,一切又恢复平静,只是石缝里多了一些新的海草、几枚被冲刷得光滑的贝壳。这种周而复始的节奏,比任何钟表都更能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本质。
清晨五点的海平面
如果你只在白天来过老虎石,那等于没来过。这里的灵魂,藏在清晨五点的海平面之下。
那天我起得特别早,天还没亮就来到了公园。海面上笼罩着薄雾,远处的渔船灯火像悬在半空的星星。潮水刚刚开始退去,露出一片我从未见过的沙滩——那不是平整的沙地,而是布满了细密的水痕,像大地的掌纹。

更让我惊讶的是,沙滩上布满了赶海的人。他们不是游客,而是附近的居民,手持小桶和铲子,专注地在刚刚退潮的沙滩上寻找着蛤蜊。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告诉我,他在这里赶海三十年了,“潮水退去时,沙滩会呼吸,那些细小的气孔,就是蛤蜊在呼吸。”
我学着他的样子,在沙滩上寻找那些几乎看不见的小孔。挖下去,果然摸到了硬硬的东西——是一只比指甲盖还小的蛤蜊。那一刻的喜悦,远胜过在海鲜市场买到最肥美的海鲜。原来,老虎石最珍贵的馈赠,就藏在这需要早起才能遇见的秘密里。
海风里飘着的人间烟火
傍晚的老虎石是另一番景象。不是寂静,而是一种温暖的热闹。
海边的小摊亮起灯,烤海鲜的香味混着海风飘过来。我常去一位大叔的摊子,他在这里卖了十几年烤鱿鱼。他说,看着来来往往的游客,就像看潮水一样,“有的人每年都来,从谈恋爱到带着孩子来;有的人只来一次,就再也没见过。”

他烤的鱿鱼特别入味,秘诀是要在炭火上反复翻转,让每一寸都均匀受热。“就像对待生活,不能太急,也不能太慢。”他一边翻动着鱿鱼,一边慢悠悠地说。
坐在海边的木栈道上,吃着热乎乎的烤鱿鱼,看着夕阳彻底沉入海平面,天空从橙红变成深蓝。这时候的老虎石,不再是一个景点,而是一个让人想要停留的地方。海浪声、人们的谈笑声、小贩的叫卖声,交织成这片海最真实的声音。
潮起潮落间的永恒
有时我会想,为什么我始终离不开这片海。也许是因为,在老虎石,你能最直观地感受到什么是永恒,什么是瞬息。
那些礁石立在这里千万年,见证过无数个像我一样的人来了又走。而每一朵浪花都是新的,每一片云彩都不会重复昨天的形状。这种不变与万变的交织,正是生活最本真的模样。
下次你来老虎石,别只是沿着主路走一圈就离开。试着在退潮时来,在日出时来,在游客散尽的傍晚来。蹲下来看看石缝里的小生命,或者在沙滩上寻找那些细小的气孔。你会发现,老虎石要告诉你的,远不止是一片海那么简单。
它在那里,等着每一个愿意慢下来的人,去发现潮汐之间的秘密,去聆听海浪之下的心跳。而这,正是我作为海边人,最想与你分享的老虎石。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