兴隆山
2025.11.18 15:58:46 15 0
说起兰州周边的山,许多人第一反应是光秃秃的黄土坡。可每当有远方的朋友问我该去哪儿走走,我总会压低声音,像分享一个秘密般告诉他们:“去兴隆山吧,那儿藏着兰州另一种性格。”
我总怀疑,是造物主在黄土高原上不小心打翻了调色盘,才染出了这片林子。别处山峦大多坦荡地裸露着土黄肌肤,唯独兴隆山,固执地披着一身葱郁,在干涸的西北腹地静静呼吸。
林间的风会说话
进山最好的时辰是清晨。那时游客还未涌入,石板路上只有斑驳的树影和你自己的脚步声。沿着东山口往上,空气立刻变得清甜湿润,鼻腔里满是松针和腐殖土混合的香气。我偏爱走那些被踩得发亮的木栈道,扶手被晨露打得微潮,身旁是不知名的鸟鸣,一声接一声,清脆地滴落在寂静里。
很多人急着登顶,却错过了半山腰那片云杉林。我总爱在这儿多站一会儿。阳光透过高耸的树冠,被筛成一道道柔和的光柱,斜斜地打在布满青苔的石头上。风穿过林子的声音,在城市里是噪音,在这里却成了低语——它拂过千万片树叶,那沙沙声轻柔绵长,像是在对你诉说一些古老而安宁的秘密。这一刻,你会忘记自己身处海拔两千米的山上,只觉得像沉入了一片绿色的深海,温柔而静谧。
在半山腰,与历史擦肩

兴隆山不只是自然的,它也是历史的。行至西山,氛围悄然转变。成吉思汗雕像与陵寝遗址便在此处。驻足灵官殿前,看着那些历经风雨的砖石,总会有些恍惚。
眼前是静默的山林,耳边却仿佛响起八百年前蒙古铁骑的马蹄声。这位曾让世界震颤的英雄,最终选择在此长眠。苍翠的松柏与这位战神相伴,刚毅与柔美并存,这种强烈的反差,恰恰赋予了兴隆山别处难寻的厚重。它让你相信,再汹涌的岁月,最终也会被山林温柔地收纳、抚平。
登顶那一刻,听见自己的呼吸
我一直觉得,登山的精髓不在山顶的视野,而在攀登时流下的每一滴汗。去往混元阁的最后一段石阶,是对体力和意志小小的考验。脚步越来越沉,呼吸越来越重,但当咬牙踏上最后一级台阶,倚着朱红色的栏杆回望时——所有疲惫瞬间被山风卷走。

眼前是毫无遮挡的万里晴空,脚下是连绵起伏的林海,山脊的曲线像绿色的波浪,一直涌向天际。远处,来时走过的路、看过的亭,都成了微缩景观。这个时候,你大口呼吸着清冽的空气,会觉得胸膛里那些城市带来的黏浊与烦闷,都被洗涤一空。这不仅仅是“一览众山小”的壮阔,更像是一次与内心深处的自己久别重逢。
我心中的兴隆山
在许多人眼里,兴隆山或许只是个“景点”。但在我心里,它更像一位沉默的守护者,在兰州东边静静站立,为这座燥热的城市保存着一份难得的清凉与湿润。
它不像南方的山那般秀气,也不像西部的山那般苍劲。它的美,是那种在极端环境中坚持自我的韧性之美——在黄土高原的包围中,它自成一片绿洲,不张扬,却无比坚定。
所以,若你来兰州,别只惦记着一碗牛肉面。留一天给兴隆山吧。它不是那种需要你“征服”的山,而是邀请你“走进”的山。在这里,你什么都不用做,只需漫步、呼吸、感受。当夕阳把山林染成金黄,你带着一身草木清气下山时,会发现自己带走的,远不止几张照片。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