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光山
2025.11.19 04:10:48 10 0
山中一日,世间已千年
我总爱在清晨雾气未散时,沿着青石阶往东光山走。这时候的游客还没上来,只有挑着山货的乡邻偶尔擦肩而过,竹扁担吱呀作响的声音惊起林间的鸟雀。这座山啊,就像个还没睡醒的老人,披着薄雾织成的纱衣,等着第一缕阳光来唤醒。
藏在石阶缝里的时光
很多人直奔山顶的观景台,却错过了最有味道的古老驿道。这条藏在主路西侧的小径,青石板被岁月磨得温润如玉,石缝里倔强地长着青苔和车前草。我特别喜欢蹲下来看这些石板——深浅不一的凹痕是无数双脚印留下的年轮。明朝的商队、赶考的书生、回娘家的媳妇,都曾在这条路上留下足迹。
有个有趣的发现:在第三十七个转弯处,有块石板刻着模糊的棋盘。据老辈人说,这是当年挑夫们歇脚时留下的。坐在旁边那块平整的石头上,仿佛能听见百年前的谈笑声,闻到旱烟袋的味道。这种历史的触感,比任何复原的古道都真实。
半山腰的云海与茶香
爬到半山腰的望云亭,恰好看得见整片山谷。但我要说的不是亭子本身,而是亭子后面那条鲜为人知的小路。沿着小路走五分钟,有棵歪脖子松树,那里才是看云海的最佳位置。
松树下摆着几张简陋的茶桌,是山下王老汉的“移动茶摊”。他每天背着小炭炉和山泉水上山,用松针烧水泡本地的野茶。茶汤清冽,带着松烟香。王老汉不爱说话,但你若夸他的茶好,他会露出缺了门牙的笑容,给你续上满满一碗。
坐在这里看云卷云舒,忽然明白为什么古人说“山中无甲子”。时间在这里变得柔软,像手中的茶汤,可以一小口一小口地慢慢品。

被遗忘的北坡秘境
绝大多数游客都在南坡活动,北坡就像这座山的另一面灵魂。这里没有规整的石阶,只有落叶铺成的小路,踩上去沙沙作响。
北坡最动人的是声音——风穿过竹林如海浪拍岸,各种叫不出名的鸟在对话,偶尔还能听见岩缝里渗出的山泉叮咚作响。我在这里发现过一株罕见的紫色兰花,也遇见过一只不怕人的松鼠,它蹲在核桃树上,黑溜溜的眼睛打量着我这个不速之客。
如果运气好,能在黄昏时分看到成群的白鹭归巢。它们从稻田飞回山林,雪白的身影划过暮色,像散落的诗行。
寺庙后的那棵银杏

山顶的寺庙香火鼎盛,但我要说的是寺庙后墙那棵千年银杏。它见过太多日出日落,粗壮的树干要三人才能合抱。
秋天当然是最美的,金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小的折扇在风中旋转飘落。但我觉得它最美的时候是雨后,湿漉漉的树干黑得发亮,每一片叶子都绿得透明。树根处有个小土地庙,常年插着几炷香。这棵树下许过多少愿,又见证了多少如愿以偿?树不会说话,只是年复一年地绿了又黄。
夜宿山居的惊喜
如果时间允许,一定要在山里住一晚。不是那些装修精致的民宿,而是找户农家,睡糊着旧报纸的木格子窗后面。
深夜的山和白天完全不同。月光下的山路像一条银白的带子,林子里传来猫头鹰的叫声,空气清冷得像山泉水。早起的话,能在日出前看到银河缓缓旋转,那种震撼会让你忘记手机的存在。
记得带一小瓶山泉水回家。不必多,够泡一壶茶就好。在城市的夜晚,用这水沏茶,闭上眼睛,就能回到东光山的晨雾里。
这座山不争不抢,就在那里等着懂得慢下来的人。它最美的从来不是某个景点,而是你放慢脚步后,与内心对话的那个瞬间。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